网易首页 > 网易福建 > 正文

厦门眼科中心: 追光者|潘美华:潘妈妈的酷炫魔法书

0
分享至

慕于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人生,她怀揣建筑梦,成为在眼睛这一方寸宇宙中构筑世界的“光明工程师”。

小时候,她连一只蚂蚁都会害怕,如今,她把对生命的这份敬畏深植于心,成为慈心善行传递光明之炬的“白衣使者”。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掌上明珠,她倾注了无私大爱,成为托举希望的“光明女神”。

潘美华,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她看起来又酷又飒,却有着邻家感的温柔可亲,刚接触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毫无距离感,侃侃而谈着她30余年医者生涯的每一个故事……

No.1拿手术刀的工程师

从医前,潘美华从来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拿起手术刀。这个带着神秘感的职业直到潘美华学医后,才真正认识到——医生不仅崇高,更多的是使命。

“时间就是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从死神手中拉回一名患者后说了这句话,深深刻在了潘美华从医的“DNA”里。

20多岁的小苏患有先天性复杂性斜视。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直到遇见了潘美华。

一只眼睛极度偏斜,面部不对称,话也特别少。潘美华发现,小苏歪斜的眼睛不仅影响了容貌,更影响了生活和心理,不敢与人交往,显得很自卑,甚至有些自闭。随着年纪的长大,这只歪斜得越来越严重的眼睛就像一块巨石,把一家人拽入深渊。

眼病有些复杂,但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潘美华不想放弃。她一边查阅文献资料,一边鼓励小苏积极治疗。经过仔细检查后,潘美华为小苏定制了方案并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小苏看着镜子里不一样的自己,和家人抱成一团,又哭又笑。

这一幕过去了快20年,潘美华想起来依然有所触动,“医生治的是病,对患者来说治愈的是一生。”

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执念,从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潘美华救治了数不清的患儿,更是拯救了无数的家庭。

“选择医学可能是个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也许就像钟南山说的,既然成为了一名执刀的“工程师”,那就夯实根基,掌握并不断学习前沿的学术、技术,为患者建构“光明世界”。

No.2破解遗传厄运

“后巩膜加固术”是目前能进行早期干预、控制高度近视发展的手段。但对于很多伤残、低收入困难家庭来说,手术费用让他们发了怵。

“做这个手术要多少钱”“这么多钱呀”……每每家长犹豫地问出这些话时,潘美华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是个遗传性眼病,大多父母都有相同的病史,发展严重会导致失明。

这个遗传的“厄运”对一个家庭来说,就像滚雪球,越滚越重,越滚越大。多数时候,那些“我们回去再想想,下次再来”的话,是这些家长“体面的回答”。当他们踏出这个诊室,很多都不会再来。

如何拯救这些孩子?他们往后的人生难道要和父辈们一样吗?这样的恶性循环该如何打破?

在潘美华的倡议下,2021年全国爱眼日期间,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与厦门眼科中心共同设立了“筑梦瞳年——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患儿专项救治基金”。该项目基金主要为0-18周岁患有高度近视的青少年儿童在多维度干预治疗上提供经济帮扶。目前这一项目已正式启动。

作为项目负责人,她通过基金已为多名经济困难的高度近视患儿进行了手术。术后患儿近视得以稳定控制,潘美华倍感欣慰,“用积极的、科学的防治手段控制眼病,救助孩子,给孩子一个有保障的未来。”

作为一名医者、共产党员,潘美华总觉得为患者做的还不够。于是她利用休息日,带领团队到偏远的山区、医疗条件差的乡镇,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问诊看病。

为更好地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基层,她还在宁德、南平、泉州、漳州等地分院建立名医工作室,为当地民众普及健康知识、筛查眼疾、医治眼病。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潘美华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不断输出绵长心力。在公益救助的道路上,她不吝啬自己的付出,并尽可能地汇聚多方力量,为患者托举起光明之炬。

No.3既要充电也要“冲浪”

早期在北京医科大学进修学习时,潘美华受刘家琦、郭静秋、赵堪兴等前辈和老师们悉心教诲,医术医德获益良多,塑造了她吃苦忍耐、求真务实、思辨创新的品格。

2001年,潘美华带领团队在福建省内优先开展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

为减少复杂性斜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手术的次数、减少因多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潘教授再次带团队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术等相关科研课题。《显微下睫状前血管分离保留术在常规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研究》等学术文章以潘美华第一作者刊于中华眼科杂志、中国显微外科杂志和SCI杂志上,并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上获得了“十大进展”的荣誉表彰。

不仅如此,潘美华及团队还研发了一套斜视显微分离血管手术器械,并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8年,潘美华作为福建省医院代表参加了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会议间隙,潘美华为多位领导汇报了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如今,作为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学科带头人,潘美华仍每天坚持学习,紧追时代,不仅充电,还要“冲浪”。团队里,她关注每个人的成长,尽一切可能为青年医师提供学习、进修、深造的机会。

现在科里有5名博士、2名博士后,2名硕士,11名高级职称医师。近五年来,科室申报研究的省市科研项目16项,发表SCI和国家核心学术刊物文章20多篇。在潘美华的科室可谓是葳蕤蓬勃,硕果盈枝。

行远自迩,踵事增华。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工作环境感染着每一个人。潘美华用她宽广的胸襟和深远的智慧,带领整个团队不停探索、创新、突破,在医学的山峰上,她用昂扬的姿态激励每一个人,披荆斩棘勇向前,不断攀升新高度。

No.4潘妈妈的魔法

都知道,眼科的斜视与小儿门诊是个特别热闹的地方,尤其一到节假日、寒暑假,这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为了能“多看一个孩子”、“让家长和孩子少等一分钟”,这里的医生都开足马力,潘美华更是如此,只要一看诊,常常没了时间观念。从八点到一两点,她基本滴水不进。

长此以往,潘美华患上了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一场手术,让她有所顿悟,“没有好身体,如何说服自己的患者,又要如何多看一个病人?”

“丢了胆”的她开始乖乖带上水杯出门诊,并叮嘱其他医生要“多喝水”。这份质朴的关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平常又频繁得让人毫无觉知。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说到对待孩子,潘美华很有一套。为了能哄住来看病的孩子,她白大褂的口袋里总是插着几只可爱的小玩具;诊室里更是摆满了各种玩偶。但这种“物理攻击”有时候不奏效,有的孩子还是因强烈的陌生感、恐惧感而哭闹不止,无法配合检查。

那就用“魔法打败魔法”。于是潘美华翻阅了大量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不同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孩子行为、心理、性格产生影响的书籍,结合实际得到了一套“魔法攻略”。为的就是能更有效地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眼睛的检查,“只有检查得清楚,才好对症下药。”潘美华就是用这些“招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配合完成“看眼睛”的指令,孩子们都亲切喊她“潘妈妈”。

但“潘妈妈”自己的女儿为了成全“潘妈妈”的角色,则选择了独立、自强。上小学时的听说读写,她都是靠一台能播放录音的收录机完成的。

把自己的休息日给到诊室里的孩子,却把自己的孩子留给“默写机器人”。这个压根“指望不上”的妈妈在生活中没操一点心,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铁条家规敦促着女儿一路“保送”,直到出国完成学业。

潘美华收到了女儿这样的评价,“妈妈,我爱您!您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但您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医生。”潘美华笑了,女儿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然而有很多在等待光明的“明珠”,他们更需要“潘妈妈”无私的爱和给予的帮助。

嘉言懿行,怀瑾握瑜。潘美华三十多年的医者路,就像林徽因的那首《莲灯》所表达的:她的善心如清莲般纯正仁慈,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虽是萤烛末光,却能增辉日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姜萍事件惊人内幕!多个部门出丑,草台班子神造闹剧!

姜萍事件惊人内幕!多个部门出丑,草台班子神造闹剧!

阿握看历史
2024-06-24 17:19:23
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长:印尼当选总统将延续佐科对华策略

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长:印尼当选总统将延续佐科对华策略

界面新闻
2024-06-26 16:59:30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小萝卜天下事
2023-07-21 21:57:53
高校食堂筷子事件女生开始带货,双方已和解!食堂负责人自称是“最大受害者”

高校食堂筷子事件女生开始带货,双方已和解!食堂负责人自称是“最大受害者”

鲁中晨报
2024-06-26 17:27:05
2名日本人在苏州遇袭:知情者曝被刺原因,胡锡进谴责,警方通报

2名日本人在苏州遇袭:知情者曝被刺原因,胡锡进谴责,警方通报

180°视角
2024-06-26 15:44:37
以色列击毙哈马斯最高领导哈尼亚之妹!炸毁其海边豪宅

以色列击毙哈马斯最高领导哈尼亚之妹!炸毁其海边豪宅

项鹏飞
2024-06-26 15:08:57
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调查

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调查

经济观察报
2024-06-26 19:43:15
本周重大事件:央行表示不会大规模印钞放水,楼市新政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本周重大事件:央行表示不会大规模印钞放水,楼市新政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一周财经观察
2024-06-26 20:43:39
总统大选首场辩论在即:拜登“练习站立90分钟”,特朗普建议两人先接受药物测试

总统大选首场辩论在即:拜登“练习站立90分钟”,特朗普建议两人先接受药物测试

红星新闻
2024-06-26 21:17:29
高考成绩显示“0分”,考生直接瘫坐在地,直到看见底部小字……

高考成绩显示“0分”,考生直接瘫坐在地,直到看见底部小字……

华人星光
2024-06-26 13:57:40
热闻|中方截获美军潜艇探测器,中国渔民曾多次捞到类似“硬核海产”

热闻|中方截获美军潜艇探测器,中国渔民曾多次捞到类似“硬核海产”

齐鲁壹点
2024-06-26 20:05:45
2场0-0,直接改变3队命运!欧洲杯11队晋级16强,还有5队提前出局

2场0-0,直接改变3队命运!欧洲杯11队晋级16强,还有5队提前出局

侃球熊弟
2024-06-26 05:19:56
武汉一老外挽着中国女孩当街辱华,照片流出,女孩一行为令人愤怒

武汉一老外挽着中国女孩当街辱华,照片流出,女孩一行为令人愤怒

求实者
2024-06-26 18:47:42
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俄方连遭四大噩耗

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俄方连遭四大噩耗

清晖有墨
2024-06-26 19:49:14
又有专家出来“大放厥词”:中国应鼓励22岁到60岁的人更多消费!

又有专家出来“大放厥词”:中国应鼓励22岁到60岁的人更多消费!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26 14:48:06
官宣!6月27日巴南高铁开通 成都到巴中最快2小时16分

官宣!6月27日巴南高铁开通 成都到巴中最快2小时16分

封面新闻
2024-06-26 15:58:21
西方担忧的,并不是嫦娥六号成功返回,而是中国科研团队太年轻!

西方担忧的,并不是嫦娥六号成功返回,而是中国科研团队太年轻!

讲者普拉斯
2024-06-26 09:22:25
官宣!取消实名制预约!

官宣!取消实名制预约!

常州大喇叭
2024-06-26 16:04:55
暴雨大暴雨持续!浙江“暴力梅”何时下线有消息了

暴雨大暴雨持续!浙江“暴力梅”何时下线有消息了

浙江发布
2024-06-26 18:55:56
惊天动地般震撼!俄军投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枚FAB3000 重型航弹

惊天动地般震撼!俄军投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枚FAB3000 重型航弹

战域笔墨
2024-06-26 14:50:35
2024-06-27 02:02:44

头条要闻

欧洲杯-汉茨科被判黄点 马林点球爆射助罗马尼亚扳平

头条要闻

欧洲杯-汉茨科被判黄点 马林点球爆射助罗马尼亚扳平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体育要闻

战胜心中的魔鬼,36岁的他上演欧洲杯首秀

娱乐要闻

冯绍峰带儿子看舞台剧,想想更像妈妈

科技要闻

不再"独宠"小鹏!大众投了特斯拉宿敌360亿

汽车要闻

37.99万起坐拥"陆地空客" 翼真L380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游戏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房产要闻

510轮疯狂抢地,又出新地王!现在还被抢地的城市,三亚算一个!

还有剑圣不能穿越的单位?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魔兽冷知识

军事要闻

绍伊古被国际刑事法院发逮捕令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